在物流无人仓的布局上,阿里与京东两大巨头也展开了一场科技竞赛。8月2日,菜鸟网络宣布“智能机器人仓库”已在广东惠阳投入使用。就在前一日,京东刚刚宣布“物流无人分拣中心”在昆山启用。业内人士分析称,双方几乎同时宣布自己的无人仓科技,有着明显的军备竞赛意味,这也标志着中国无人仓领域更加国际化、科技化。但由于铺设量小,实际意义不大,需要等到普及后才会出现明显效果。
从无人机到无人超市无人科技成为新的风口
阿里京东互秀科技
近日,京东的无人分拣中心在昆山宣布启用,京东自称是目前“全球首个”正式落成并运营成功的全程无人分拣中心,从供包到装车,全流程无人操作。京东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目前的物流行业内,整个仓配流程中,某个单一环节的无人模式已逐渐成熟,但像昆山无人分拣中心这样整个分拣大环节的全流程均无人操作,“在全球尚属首次”。
据京东物流分拣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的自动分拣系统,昆山无人分拣中心智能化程度更高,场内自动化设备覆盖率达100%,以目前业内常见的交叉带自动分拣机为例,供包(将包裹放入自动分拣设备供包台上)环节仍需人工操作,昆山无人分拣中心已实现自动供包并对包裹进行六面扫描,快速识别面单信息,实现即时有效的分拣。
就在京东发布无人分拣中心的第二日,菜鸟网络于8月2日也宣布,自己打造的“中国最大”机器人仓库已在广东惠阳投入使用。菜鸟机器人仓库内有上百台机器人,机器人可协同合作或独立运行,较以往物流公司曝光过的智慧仓库更为复杂。普通智慧仓库只有几十台搬货机器人。
从网上发布的视频看,机器人在接到指令后,会自行到存放相应商品的货架下,将货架顶起,随后将货架拉到拣货员面前。完成拣货之后,机器人再将货架拖到货架区存放。
菜鸟网络高级算法专家胡浩源介绍,机器人多意味着分配任务难度大,既要实现整体任务完成效率的最优,还要防止机器人之间的碰撞、防止部分区域出现机器人拥堵、死锁等。在智慧仓库内,货架位置会根据订单动态调整,就近调配机器人,最大程度保证运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