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钱塘区监控安装:www.hz265.com 来源:临平区监控安装 发表时间:2017/6/10 8:32:41 点击:825 |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式率作为考量标准,不以单一指标进行衡量。该标准设置了基础性指标,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目前装配式建筑产业在不断发展,标准也需要不断发展。住建部标准定额司韩爱兴副司长在长沙召开的“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专家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2017年3月,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发布《关于征求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座谈会上,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韩爱兴对《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过程、适用范围、原则、特点等进行了相关解读: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韩爱兴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韩爱兴
出台的意义
《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式率作为考量标准,不以单一指标进行衡量。《标准》设置了基础性指标,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目前装配式建筑产业在不断发展,《标准》也需要不断发展。
编制过程
自2016年9月26日启动编制工作,到2017年3月20日《标准》征求意见,历时近180天,经过近20次标准编制组工作会的讨论和修改完成第二轮征求意见稿。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装配化程度评价。工业建筑可参照执行。
编制原则
◆立足当前实际,适度面向发展,简化评价操作;
◆充分结合各地装配式建筑实际发展情况;
◆充分体现近年来各地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
◆充分体现标准的正向引导性。
主要特点
该《标准》编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以装配率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易于操作。
2.《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的范围。例如,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又包含装修与设备管线。再例如,衡量竖向或水平构件的预制水平时,将用于连接作用的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并计入预制构件体积范畴。
3.以控制性指标明确了最低准入门槛,以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围护墙和分隔墙、全装修等指标,分析建筑单体的装配化程度,发挥《标准》的正向引导作用。
4.《标准》在项目成为装配式建筑与具有评价等级存有一定空间,为地方政府制定奖励政策提供弹性范围。
5.评价植根于构件层面,通过评价构件的总体预制水平,得到分项分值,形成相应的预制率数值,不拘泥于结构形式。
6.以装配式建筑最终产品为标的,弱化过程中的实施手段,重在最终产品的装配化程度考量。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以参评项目的得分来衡量综合水平高低,得分结果对应1A、2A、3A不同装配化等级。
本标准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制定说明: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开展了广泛的项目调研与技术交流,总结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试评价工作,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