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建筑节能建设 必须做到求真务实 |
钱塘区监控安装:www.hz265.com 来源:临平区监控安装 发表时间:2017/5/3 9:08:42 点击:861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将从制度安排向加快实施落实推进,意味着环境治理将持续引向深入和全面化。节能环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和手段,而强化建筑节能则是节能环保补短板措施的重要支撑。当前从上到下推进建筑节能的政策之多,政策之全,政策之快都创历史新高,问题在于政策操作的可行性、适用性与效率性。再好的政策不操作,胡操作,慢操作,都可能变得难以落地,成为一纸空文。其结果让人们怀疑政策制定者的动机,究竟是为了突出政绩的一种摆设,还是真正为人民利益造福于一方水土。
推进建筑节能建设 必须做到求真务实
因此,要让建筑节能工作真正落地并富有成效,我的建议是:
第一、加快完善建筑能耗统计制度。
工业、交通和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三大部门。从全球平均水平来看,能源消耗结构中工业占37.7%,交通为29.5%,建筑为32.8%。当前,我国能源平衡表还不能直接反映建筑部门能耗。由于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统计口径、数据来源等,不同机构或学者对我国建筑能耗的测算结果差异巨大,导致关于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比重的测算数据分布在15%~50%超大区间波动,简直是一笔糊涂帐。在国家大力加强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无论制订建筑能耗总量控制目标,抑或能耗强度控制目标以及推动建筑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发展,均需依赖足够的数据支撑。建筑能耗数据对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愈显突出。因此,应加强我国建筑能耗计量、监测,加快完善我国建筑能耗统计制度,与国际接轨夯实建筑节能数据基础,制订出台基于“大数据”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不仅有利于不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楼宇之间建筑能效水平的比较和评测,以及刚刚出台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考核,更能推动实施我国建筑碳排放总量控制战略。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快落实和普及建筑精准计量标准,加强与供电、供气、供热及房管等公用事业部门的数据统计协调。
第二、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就是最大的建筑节能。
我国被拆除的城镇建筑平均寿命不到30年,平均一百年内需要建造和拆毁经历三个生命周期,农村自建房平均使用寿命就更低了,通常不到15年。导致我国建筑寿命过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很多城市都存在盲目扩张、频繁拆建的问题,研究显示,我国每年建筑拆除面积约为竣工面积的30%,2013年城镇建筑拆除面积就达6亿~7.5亿平方米。房屋自身的结构和质量不过关是导致建筑寿命过短的另一个原因。此问题前几年曾被热议过一阵,但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人们关注的视线转移到了高房价上,没有人再来追问建筑使用寿命年限问题。其实,消耗了全世界近一半的钢材水泥,建造只能持续30年左右的建筑物本身就是对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若不能保证建筑的长寿性和安全性,建筑节能根本无从谈起。这才是当前我们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着眼于百年大计,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的科学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并制定百年建筑条例,从法律制度、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上确保建筑使用年限一百年,至少按照目前住宅土地使用权的年限,居住建筑平均寿命也应该活过70年。实际上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才是最大的节能、节材和环保,也是真正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