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是多数人享受到医疗服务的第一步,而网络预约挂号的背后,更牵扯到众多移动医疗公司百亿美金的梦想。但随着北京市卫计委一项新规的出台,这一梦想多了一丝不确定性。
年前,一个东北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将医院黄牛号这一老话题再次带到大众视野,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近期北京市卫计委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与往常不同,此次从制度层面上的调整对现有挂号体系以及伴随而来的医疗资源分配将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
据卫计委消息,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推出打击“号贩子”的八条措施,其中,“统一号源管理,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严格加号管理”可能将对现有部分以网络预约挂号为主要模式的移动医疗公司产生冲击。
而在之后央视的调查报道中,以网络预约挂号为主要模式的“一呼医生”被认为为黄牛号贩子获取号源提供了渠道,一呼医生随后的回应“我们是号贩子的天敌”。
在央视的报道与一呼医生的回应之间,一个疑问需要审视:已经撬动了数十亿资本的移动医疗行业,究竟是治疗看病难顽疾的良方还是在添堵?
而对移动医疗这一新兴行业而言,网络挂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卫计委收紧加号管理,这些怀揣百亿美金梦想的创业公司们,又将何去何从?
网络挂号怎样实现
一则央视关于医院黄牛号的调查报道,让一呼医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曝光。这家创立于2014年的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网络问诊、诊后咨询以及专家预约(即网络挂号)等服务,在央视意外曝光后,一度迎来了服务器几近崩溃的巨大流量。
在央视报道中,极其难求的知名医院专家号在一呼医生上可以轻松挂到,央视的报道认为这种网络挂号工具给黄牛提供了套利空间,但一呼医生坚持认为,自身是在引导医疗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号贩子的天敌。
为什么普通就医人群熬夜排队也未必能挂上的专家号,在移动医疗APP中可以轻松挂到?
根据试用,腾讯科技总结了网络挂号APP实现挂号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入当地统一的挂号平台,比如微医在北京地区提供的部分网络挂号服务,接入了北京地区的统一平台114预约;另外一种是接入医生加号的服务,比如春雨医生、一呼医生等提供的网络预约挂号,便是来自医生的加号。
从试用结果来看,接入当地统一平台的挂号成功几率远低于加号挂号,在微医APP中,多数通过北京地区的统一平台114预约的专家能够挂到号的几率非常低,而接入微医自身挂号平台的几率则高出很多。
所谓“加号”,是指在完成当天放号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占用医生的休息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尽量满足患者的就诊需要而增加的挂号。
现实中,医生手写加号是一种常见现象。以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京为例,大量外地患者前来求医,医生也常会遇到外地患者的恳求,尽管已经看了一天病,但许多医生心一软就答应了。
随着移动医疗兴起,医生加号为一些医疗类APP提供网络预约挂号打开了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