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亚马逊发布了第一个云计算产品。亚马逊一直坚持云计算的目的,就是屏蔽底层的硬件,为开发者提供计算资源以运行应用程序。 对于AWS,还有其母公司亚马逊,硬件都是一个竞争优势。亚马逊一向不大愿意过多谈论自己的数据中心和系统。 但是那些竞争对手们,包括GOOGLE,MICROSOFT和IBM,则大肆宣传在云计算上的投入和创新。亚马逊也就不得不稍稍揭开一点自己的神秘面纱。
\
原因很简单。亚马逊的在线零售业务,是一个700亿美金的庞然大物,大虽大,但耗费现金并不多。Jeff Bezos,亚马逊的创始人兼CEO,对于利润的兴趣很小,对于改变世界的兴趣倒是很大。然而,云计算毕竟是这个世界上,资本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Google可以在数据中心上花费几百亿美金而毫不心痛,背后有垄断性业务“搜索引擎”的支撑。Microsoft,则在桌面软件和数据中心软件方面有着垄断的地位,钱袋一样深不可测,自然也一样敢于一掷千金。
Google和Microsoft在烧钱上的本事,无人能及。 但他们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面对亚马逊时的竞争力,还是令人生疑。 但若从长期来看,亚马逊能否跟得上google和microsoft的脚步,却很成问题了。 于是,AWS的副总裁,卓越的工程师,James Hamilton透露了AWS云的规模和范围。目的自然为了告诉大家,亚马逊的领先地位以及对云计算的决心。
最重要的,永远是规模。做在线零售的亚马逊,当然清楚这个。 亚马逊很少谈及公有云,因为在亚马逊的理论中,云计算就不该是私有云。亚马逊认为,长期来看,公有云的巨大规模,意味着大部分的组织和机构都不需要运营自己的数据中心。
在AWS的Re:Invent大会上,jassy又一次强调,自云计算业务开始以来,他和亚马逊的CTO Werner Vogels就支持这个论点。(亚马逊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建设过一个特殊的AWS私有云,签署了为期10年,6.6亿美金的合同。但那只不过是一个例外。云计算本质上还应该是公有的)。Jassy and Vogels的信念很简单: 只有覆盖了全区域,具备大容量,提供最丰富功能的云,才能胜出。会有一些例外,比如说金融服务云,或者那种100%运行特殊硬件和软件的巨型计算中心。 公有云的资源不仅足够好,而且一定会超越大部分的私有云。
AWS将底层的计算能力、存储和网络功能,抽象出来,这样开发者就可以专注于应用开发。抽象出来的资源,要么形成纯粹的基础设施,要么在其上继续抽象出一层平台服务,便于进一步实现自动化部署和对中间件、数据库和支持应用的其他服务的管理。但这并不是说底层的基础设施不重要。 实际上,亚马逊投入了巨大资金,用来设计和建设数据中心,并优化各方面的设施从内存条到数据中心的墙壁。基础设施确实重要,绝对能够形成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