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巡,也叫轮询或画面轮巡,是指在监控系统中,让显示设备(如监控大屏、电脑显示器)自动地、循环地切换显示多个监控画面的功能。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电视频道自动换台,或者相册的幻灯片播放功能。系统按照预设的顺序和时间间隔,依次将不同的摄像头画面在全屏或某个分屏区域内显示出来。
为什么需要轮巡? 节省屏幕资源:一个监控中心可能有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个摄像头,但屏幕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摄像头都独占一块屏幕。轮巡功能让有限的几块大屏幕可以展示所有重要摄像头的画面。 提高监控效率:监控人员无需手动频繁切换画面,系统自动循环播放,减轻了工作负担,避免因疲劳而错过重要画面。人员可以专注于一块屏幕,就能观察到多个点位的情况。 重点监控:可以对重要的区域进行特殊轮巡设置。例如,对出入口、收银台等重点区域,可以设置更短的轮巡间隔(比如每个画面只显示5秒),而对走廊、仓库等非重点区域,设置较长的间隔(比如20秒)。
轮巡的常见模式 单屏幕轮巡: 一整块屏幕全屏显示一个摄像头画面,每隔一段时间(如10秒)自动切换到下一个摄像头。 优点:画面最大,细节最清晰。 缺点:同一时间只能看一个画面。 分屏轮巡: 屏幕被划分为多个小区域(如4分屏、9分屏、16分屏)。 系统会同时轮巡多个分组。例如,在4分屏模式下,系统预设了4组摄像头序列(Group A, B, C, D)。屏幕的左上角窗口轮巡显示Group A的摄像头,右上角轮巡Group B,以此类推。 优点:同时看到的画面更多,信息量更大。 缺点:每个画面较小,细节可能看不清。 序列轮巡: 管理员可以创建不同的“轮巡序列”或“计划任务”。例如: 序列1(白天):只轮巡大门、前台、办公室区域的摄像头。 序列2(夜间):只轮巡仓库、周界、出入口的摄像头,且轮巡间隔更短。 系统可以根据时间表自动切换不同的轮巡序列。
如何设置轮巡? 通常在监控系统的客户端软件或NVR(网络硬盘录像机)的设置菜单中,可以找到“轮巡”或“轮询”选项。设置一般包括: 选择摄像头:将需要轮巡的摄像头拖拽到一个序列或分组中。 调整顺序:安排摄像头显示的先后顺序。 设置间隔时间:设定每个画面显示的持续时间(如5秒、10秒、30秒等)。 选择轮巡屏幕:指定在哪一块显示器或哪个显示窗口上进行轮巡。
轮巡的局限性 可能错过瞬间事件:如果在画面切换的间隙发生异常事件,监控人员可能会错过。例如,一个画面显示10秒,刚切换到下一个画面的那一刻,前一个画面里有人闯入,这就产生了监控盲区。 细节丢失:在分屏轮巡模式下,由于画面缩小,一些细节(如人脸、车牌号)可能无法看清。 总结 轮巡就是一种“轮流巡视”的自动化功能,它通过让屏幕自动循环播放多个监控点的画面,从而用有限的屏幕资源覆盖更多的监控区域,是提升监控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为了弥补其局限性,通常会结合“事件触发报警”功能使用。当某个摄像头的移动侦测或区域入侵报警被触发时,系统会自动将该画面弹出到主屏幕并提醒监控人员,从而避免错过关键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