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监控录像存储到NAS(网络附加存储)需要根据监控系统的类型(如NVR、IP摄像头、软件平台等)进行配置。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确认设备兼容性  确保摄像头/NVR支持NAS存储(如RTSP、ONVIF协议或SMB/NFS协议)。  检查NAS的存储空间是否充足(监控录像通常需要TB级空间)。  网络环境  摄像头/NVR和NAS需在同一局域网内,或通过VPN/端口映射实现远程访问(不推荐直接暴露到公网)。 
  存储方案选择  方案1:摄像头直接存储到NAS  适用场景:IP摄像头支持RTSP/SMB/NFS协议。  步骤:  在摄像头设置中配置存储路径  登录摄像头管理界面(通过浏览器或厂商APP)。  找到“存储”或“录像设置”,选择“网络存储”(NAS)。  输入NAS的IP地址、共享文件夹路径、协议(SMB/NFS)、用户名和密码。  NAS端配置  在NAS上创建共享文件夹(如/surveillance),并设置读写权限。  建议启用RAID(如RAID 5)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常见协议:  SMB/CIFS:通用性强,适合大多数摄像头。  NFS:性能更高,适合Linux环境。  RTSP:通过NAS上的监控软件(如Synology Surveillance Station)拉取视频流。 
  NVR存储到NAS  适用场景:NVR支持外接NAS作为备份或主存储。  步骤:  在NVR设置中找到“网络存储”或“备份”,添加NAS的IP和共享文件夹。  设置录像计划(如全天录像或移动侦测触发)。 
  监控软件管理存储(推荐)  适用场景:使用NAS自带的监控软件(如群晖Surveillance Station、QVR Pro)。  步骤:  在NAS上安装监控软件。  添加摄像头(需输入RTSP流地址,如rtsp://admin:password@192.168.1.100:554/stream1)。  配置录像计划和存储路径(自动存储到指定文件夹)。 
  优化设置  存储配额  设置循环覆盖:自动删除旧录像,避免空间耗尽。  按时间/事件分割录像文件(如每小时一个文件)。  网络性能  使用千兆有线网络(避免Wi-Fi不稳定)。  多摄像头时,确保NAS的CPU和内存足够(尤其是4K视频)。  安全设置  为摄像头/NVR分配专用NAS账号,限制访问权限。  启用NAS的防火墙,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常见问题  摄像头不支持NAS协议:  使用NVR或电脑上的监控软件(如Blue Iris)中转存储到NAS。  录像卡顿:  降低视频码率或分辨率,或升级NAS硬件。  无法访问NAS:  检查IP、权限、防火墙规则,确保SMB/NFS服务已开启。 
  推荐搭配  NAS品牌:群晖(Surveillance Station)、威联通(QVR Pro)。  摄像头品牌:海康威视、大华、Reolink(需兼容ONV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