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变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光照的《关于智能交通“中国模式”》一文很好地阐述了“中国模式”的智能交通,以下是全文:
近期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北美地区考察学习,在一些朋友们的帮助下,参观了美国及加拿大多座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特别是针对智能交通新技术在各大型城市中已有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了一些学习了解。这几天,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参加了第24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也参观了世界上智能交通方面各主要国家及公司的产品及技术展示,有一些想法和学习体会,和各位做一下交流。
以前总感觉北美地区在智能交通方面应该是世界领先的,美日欧三极,一超两强。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参观学习,真正体会到我们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速度和实力也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
美国真正应用级的智能交通技术大多数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都没有真正得到实践应用。要想在美国推动一些大的技术创新应用,周期很长,难度也很大。在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展览会上,我也看到很多欧美日的厂家在展示自己的创新产品,有些具有一些先进性,但是真正已经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应用的创新产品并不是很多。
还有就是技术方面,中国在智能交通技术方面的创新应该也是一流的。基于超级庞大的国内市场,各方面的产品创意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产品应该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本次世界智能交通大会所展示的一些其他国家的创新产品,大多数在国内都有相似的产品或应用,只是展现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样。特别是在视频监控、交通数据采集等方面,可能中国部分厂家的产品比在展会上看到的其他国家的产品更为先进。
但是,中国的厂家普遍比较内敛,参与这种大会的积极性不是非常高。或者说中国国内的市场足够大,因此真正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甚至大放异彩的公司还不是很多,毕竟开拓国际市场需要付出的代价要更大。在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展示自己的中国企业相对来说不多,虽然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也组织了一些公司来参展,但是像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内的易华录、海信、千方科技等大型企业均未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因此,也导致了中国智能交通产品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尚不是很高,特别是缺少世界一流知名品牌。
另外,在智能交通学术层面,国内也有不少知名专家学者如同济大学等在本次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但是相对于欧美日等国家,报告的内容及数量等差距还是很大,也象征中国智能交通在国际智能交通学术圈里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应的学术话语权也需要一点点的争取。
智能交通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发展前期可能更多的借鉴国外成熟产品来直接应用,但是随着国内自身市场要求的不断迭代升级,中国智能交通的应用创新产品,也层出不穷。有国内巨大的市场作保证,中国应该具备在智能交通行业曲线超车的机会。而且中国人本身就非常有智慧,解决自身的复杂问题,有的时候可能比国外处理的更好。 |